阿孜古丽

李林

公司拥有完善的产品策划、研发、实验、测试、质量控制系统,并与国内外知名厂商在安防领域有着紧密合作和联系,密切跟踪。

最新技术发展,准确把握研发方向,不断提高产品研发层次,从而在根本上保证了产品和服务在同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公司始终注重科研开发工作,公司主导产品的核心技术均来自于本公司技术人员的独立开发,公司长期关注知识产权的积累和保护,在各项产品上拥有完全的、独立的知识产权,并进行开发、保护和利用,以满足市场竞争、技术许可、标准制定等方面的需求。2002年至今,软件著作权和软件产品登记产品多达几十个。关键技术的实现,对公司完成产品系列化、持续化开发和低成本高质量生产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保证了在较短时间内开发出质量有保证、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

研发团队核心成员:

阿孜古丽,女,1969年10月出生,2006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信息学院和清华大学联合博士后近期负责和参与工程及科研项目如下:

 1.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国家服务平台,主要研究人员,负责项目总体规划设计(2010年-2012年)。

 2.863项目:基于语义理解的文本机器学习与知识获取技术研究(2007AA01Z170), 课题负责人(2007),主要承担知识获取和知识管理及服务。

 3.北京市科委重大科技项目:重点行业信息化知识库及服务体系构造(D0106006000091),项目主要负责人之一(2006),主要承担了项目的总体策划和设计以及相关的项目管理工作。

 4.行业信息化知识库设计与研究(D01060060000291),隶属重点行业信息化知识库及服务体系构造项目下的总体指导子课题(2006),独立完成了《行业信息化知识库总体项目建议书》、《行业信息化知识库系统建设规范指南》、《行业信息化知识库知识评估体系研究》等30余万字的研究报告和基于知识库的知识评估系统,并已公开发布;

 5.北京自然基金项目:基于认知计算的经验知识获取与知识构件理论与技术研究(4062022),项目负责人(2006),主要完成了知识建模与知识构件的研究;

 6.北京朝阳区发改委项目: SOA核心平台研发(D0106002000091),主要负责人(2007)主要完成了基于SOA架构体系的决策型电子政务核心平台的总体技术方案。

​​ 李林,男,1957年11月生,1984年7月研究生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光学工程系。现从事专业为光学设计、光学测量、空间光学、照明光学、红外仿真等领域。现为总装备部重大专项专家组成员,全国高等学校光学教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照明学会理事,交通运输照明和光信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宇航学会光电专委会委员,全国光学和光学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学校光学教学及学术研究会理事,中国兵工学会光学专委会委员,中国光学学会会员,SPIE会员,长春光机所《光学精密工程》编委。

近年来参与完成了数十个国家和部委的科研项目,主要有:飞行模拟器头位跟踪视景显示系统,OTF标准望远镜研制,地球模拟器光学系统设计与计算,视场仪计量标准,光电仪器总体设计评估与模拟试验技术研究,巡航导弹末制导微光摄像系统论证设计,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近红外成像系统研制,系列体视变倍系列显微镜设计,微机用光学设计软件包研制及改进,复杂光学系统全局优化技术的研究,非球面检测系统的研制,军用光电系统智能化自动光学设计的研究,计算机直接制版系统设计,太阳定标系统光学设计,超大规模印刷电路光刻机系统设计,资源卫星中继光学系统研制,军用光学综合测试技术研究。高速动态4F干涉测量仪研制,红外射频共口径模拟器样机研制,973航天甚高分辨率空间遥感器,863特征捆绑和不变性知觉的脑认知功能成像,高分辨率针孔镜头研制,航天光学成像定位系统仿真机理研究,航天部3院目标源改造,上海航天8院红外仿真模拟器,863支持先进装备模拟训练的轻量级飞行模拟器,863航空图像一次承影技术研究,航天共形光学研究,航天星载光学遥感器告警与防护,863 LED舞台照明研究02国家重大专项光刻机设计,星敏感器热光学分析研究,CE3月球巡视器杂散光分析研究,973全天时动目标识别与精确相对测量机理及敏感器研究等。